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基本概况 > 保山经济建设

保山经济建设

关键词:保山经济建设,保山农业,保山公路,铁路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保山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baosha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221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综 合

 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。初步核算,全年实现生产总值(GDP)162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(下同),比上年增长13.9%。其中:第一产业增加值52亿元,增长6.8%;第二产业增加值46亿元,增长20.1%,其中:工业增加值34.4亿元,增长21.6%,建筑业增加值11亿元,增长17%;第三产业增加值64亿元,增长15.6%。三次产业结构由33.8︰26.6︰39.6调整为32.3︰28︰39.7。
 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,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9.2亿元,比上年增长25.1%,其中: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.6亿元,比上年增长26.7%;财政总支出38.2亿元,比上年增长28%。
  市场物价有所上涨,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(CPI)106.9%,物价总水平较上年上涨6.9%。
  劳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,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43.1万人,比上年增加1.17%。其中:国有、城镇单位及其他从业人员10.3万人;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3.8万人;乡村从业人员129万人。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.83%。

农 业

  
  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。全年农业总产值 (现价) 达83.7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6.8%;粮食总产量达99.4万吨,增长1.6%;油料产量3.5万吨,减少0.1%;烟叶5万吨,增长5.2%;其中:烤烟产量4.04万吨,增长4.4%。茶叶产量1.9万吨,增长14.2%;甘蔗产量256万吨,增长21.4%。
  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。全年肉类总产量达20.8万吨,比上年增长10.2%。
  林业进一步发展。天然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,人工造林不断提高,全年共完成造林17.2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42.04%,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加强。
 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新的改善。2007年末,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4605万瓦特,比上年末增加11.7%;大、中、小型拖拉机24219台,比上年末增加1925台;农用载重汽车辆2427辆,比上年末增加569辆;排灌动力机械3612台,比上年增加1037台。
  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。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.96千公顷,累计达到103.48千公顷;年末拥有各种水库257座,新增加库容1070万立方米,累计库容达41028万立方米。
  乡镇企业平稳发展,个体私营经济增势强劲。全年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为96.1亿元,比上年增长19.9%;总产值89亿元,增长19.9%;利税总额11.4亿元,增长16.3%。2007年末,全市个体工商户达40860户,比上年增加1449户;私营企业1585户,比上年增加163户;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86502人;上缴税金7.3万元,比上年增长26.1%,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38%。

工业和建筑业

  
 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。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(现价,下同)80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(下同),比上年增长31%。从经济类型看, 国有工业产值2.1亿元,比上年增长2.5%;集体工业产值3.4亿元,增长90%;股份合作工业产值0.98亿元,增长4%;股份制工业产值50.8亿元,增长21%;“三资”工业产值3.8亿元,增长35%;个体私营等其他工业产值18.8亿元, 增长35.5%。从轻重工业看,轻工业产值29.6亿元,比上年增长25%;重工业产值50.4亿元,增长26.5%。工业产品中食糖、酒精、发电量、金属硅、水泥、人造板等增长较快。
  工业经济效益好转。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8.1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1%;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68.5点,比上年下降9.7点;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65.1%上升为67.4%;亏损企业为16户,比上年减少9户,亏损面由上年的31.7%下降为20 %。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3.8%。
  建筑业平稳发展。全市建筑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3.1万人,比上年下降9%;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8亿元,增长13%;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35万平方米,下降10%。

固定资产投资

  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。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亿元(含保龙高速公路投资),比上年增长30%。其中: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85亿元,增长55.5%。按投资类别分,城镇项目投资87亿元, 比上年增长37.6%;农村非农户项目4亿元,下降33%;房地产开发投资8亿元,增长52.4%;农村私人投资4亿元,下降6.2%。按投资隶属关系分,中央项目完成投资3亿元,下降22.4%;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,增长32.9%。以全市“百项”重大建设项目为主的昆钢嘉华水泥,龙陵10万吨硅铁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完成,保龙高速公路、保山体育场改扩建项目、昌宁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、腾冲城四线入地工程、施孟公路等大批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较快。

交通和邮电

  
  交通运输稳定发展。全年货运量1335万吨,比上年增长6.4%;货物周转量202287万吨公里,比上年增加1.3%;客运量1023万人次,增长7.9%;旅客周转量98574万人公里,增加5.1%。到2007年末,全市公路总里程11519.4公里,比上年增加4.4公里。在公路总里程中,地管公路10253.9公里,省管公路1207公里。全市汽车(含低速汽车) 拥有量48355辆。其中载货载客汽车44172辆,比上年增加6636辆,增长17.7%。
 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。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56775万元,比上年增长13.8%。年末电话用户达235341户, 比上年增加5541户。其中市话达(不含小灵通)97341户,农话99000户;移动电话(含小灵通) 达到785183部,比上年增加196083部,增长33.3%。电话普及率达40部/百人,比上年增加了9部/人。

国内贸易

   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亿元,比上年增长16%。其中:城镇32.2亿元,增长16%;农村15.8万元,增长17%。分经济类型看,国有经济7.8亿元,增长18.5%;集体经济1.1亿元,增长50%;个体私营经济33.2亿元,增长17%。分行业看,批发零售贸易业38.4亿元,增长17%;住宿餐饮业7.2亿元,增长18%;其他行业2.4亿元,增长3%。

对外经济和旅游业

  
 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。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.4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30%;其中:出口总额0.9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5%;进口总额0.5亿美元,比上年增长139%;。
  利用外资较快增长。年末全市正常运转的“三资”企业共有20户,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68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3.2倍。
  旅游业快速发展。全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61万人次,比上年增加9.24%;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8亿元,比上年增长20%。其中:旅游外汇收入1500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16.28%;国内旅游收入16.93亿元, 比上年增长21.54%。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全市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金融和保险业

  
 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增加。200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7.7亿元,比年初增长23%。其中:企业存款余额49.3亿元,比年初增长60%;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2.5亿元,比年初增长12%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32.8亿元,比年初增长12.3%。其中:短期贷款58.7亿元,比年初增长5.5%;中长期贷款73.1亿元,比年初增长17%。全年金融机构实现现金收入488亿元,现金支出479亿元,收支相抵累计回笼现金9亿元。
  保险机构保费收入较快增长。全年保费收入3.3亿,比上年增长40%。其中:财险保费收入1.3亿元,比上年增长53%;人身险保费收入2亿元,比上年增长30%;支付各类赔款0.65亿元,与上年持平。

教育和科学技术

  
  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。2007年,高等院校招生3103人,在校学生8712人。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生1879人,在校学生4357人。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,职业高中招生4246人, 比上年增长57.73%,在校学生9052人;普通高中招生11717人,比上年下降4%,在校学生34795人;高考录取率56.6%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。普通初中招生39811人,在校学生111939人,初中毕业生升学率45.6%。小学招生37290人,在校学生239567人,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4.06%,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.02%。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继续得到改善。
  科技事业不断发展。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13项,安排经费553万元。其中:国家级科技项目1项,安排科技经费223万元;省级科技项目12项,安排科技经费330万元。共列入市级科技计划25项,安排科技三项费80万元。其中:新开展科技计划项目22项,上年延续项目3项。年末全市拥有独立核算科研机构5个,从业人员210人;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4544人。其中: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274人,中级11191人,初级20300人。有科普专兼职工作人员240人,组织实施省级科普项目14项,安排经费45万元;有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486个,会员达13725人;有市级学会20个,会员6930人;有县级学会67个。全年农函大办学64个乡镇,开办了31个专业166个教学班,招收学员5866人。

文化、卫生、体育和环境保护

  
  文化艺术、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。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,文化馆6个,文物保护机构6个,公共图书馆7个,藏书49万册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4.3% ,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.6%,有线电视入户率17%。
 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,医疗条件有新的改善。年末共有卫生机构138个。其中:医院数(含卫生院)114个;医院床位数4780张;卫生技术人员4650人;每千人有卫生技术2人,有医生0.91人,有效控制了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病和蔓延。
 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。全年举办各种运动会63次,参加人数15万人次,获省级以上奖牌88枚。其中:金牌29枚,银牌29枚,铜牌30枚。全民健身活动得到广泛开展。
 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。全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资金达19000万元;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0%,比上年增加2.3个百分点;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2%,比上年减少0.18个百分点。

人口和人民生活

  
  全年年末总人口为246.8万人,比上年未增加2.5万人;全市出生人口3.1万人,人口出生率12.6‰;死亡人口1.5万人,人口死亡率5.9‰;人口自然增长率6.7‰。
 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。根据抽样调查,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75元,比上年增长8.5%;农民人均纯收入2365元,比上年增长10%。
 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。全市有49565名城镇职工和17833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,分别比上年增长7.4%和3%;有76330名职工和27731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,分别比上年增长7.1%和12.1%。
  职工工资增加,再就业工程稳步推进。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8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8%;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988元,增长4.96%。年内通过职业介绍实现就业的人员有11821人,比上年增长27.6%。
 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。年末城镇建成区面积47.3平方公里,城镇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,城市绿化面积3.77平方公里,城镇人均绿化面积11.6平方米,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6.3平方米。
 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。年末全市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562张,国家办收养性床位130张。全年民政事业支出15679万元,享受救济人数为31万人次。其中:有34147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,4735人享受五保生活保障。

交通运输

  保山市地处横断山脉,交通并不是十分的便利。主要的交通是通过航空和公路。

航空

  保山机场始建于1929年,属军用机场,是著名的“驼峰航线”的主要起降机场,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过重大贡献。1958年4月1日,中国民航保山站正式成立,这是中国民航总局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地州级地方民用航空站。1990年5月,因机型淘汰,机场关闭并改、扩建。1994年6月复航,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,可起降波音737-300型及以下飞机。目前,开辟了保山至昆明航线,航程364km。除保证正常的航班外,航站还承担了飞播造林、航空护林、航空摄影、航空测绘、飞行跳伞等飞行任务,迄今已安全飞行46年。
  腾冲驼峰机场1070元经济舱 1870头等舱
  备注:1、昆明至驼峰机场航线开通后,机票持续紧俏,折扣颇高,打折幅度不大;
  2、腾冲驼峰机场已开通成都、重庆直航;
  3、腾冲驼峰机场未来预计开通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贵阳、西安、成都、重庆等国内热点旅游城市的航班。

公路

  保山是中外著名的“南方丝绸之路”的重要驿站。“南方丝绸之路”约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,逐渐形成一条自即今四川成都,经保山通往缅甸、印度尼泊尔阿富汗等国的蜀?永昌?身毒道。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陆路交通线,也是我国西南与西欧、非洲、南亚诸国交通线中最短的一条线路。
  保山内外通达的交通联系,起着联系中原和东南亚经济文化的重要枢纽作用。现今,古驿石道上的斑斑马蹄足印,兰津古渡、霁虹桥、惠人桥等等遗存,都铭刻着历史的印迹。
  保山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“史迪威公路”即滇缅公路的要道,并有联结大理、临沧、德宏、怒江等地州和保山市内腾冲、龙陵、施甸、昌宁等县的公路,以及保山到昆明的航空线,使它成为滇西交通一大枢纽。
  保山迄今已初步形成了以320国道(滇缅公路)为主脉、以保云线等数条省道为支脉、以诸多乡间公路为叶脉的全方位公路交通新格局。其中320国道大理至保山已修建成高速公路。保山至龙陵高速公路也在修建之中,预计2008年8月份全程贯通。保山至腾冲高速公路已经立项。
  内系腾冲、龙陵、施甸、昌宁、保山五县市及各乡镇,并有著名的“史迪威公路”之腾密段可直达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,新筑的腾冲至克钦帮第一特区所在地板瓦的边境公路也投入了使用。

铁路

  同时,作为铁路末梢的云南,现在由于泛亚铁路的建设,使云南变成了铁路的前沿。
  目前,该铁路国内段昆明-大理-瑞丽是正在或即将改建及新建的泛亚铁路西线,昆明至大理既有铁路长328公里,现正在进行提速复线改建,改建后速度将达到160-200公里/小时,大理至瑞丽铁路长约336公里,可在2013年贯通。
  按照原计划,大理-保山施工工期为5年,先行开通进行临运;保山至瑞丽段施工工期为6年(高黎贡山隧道Ⅰ线先通车),Ⅱ线延后一年通车。大理至保山段2011年年底通车。保山至瑞丽段铺架2012年上半年全线开通(仅高黎贡山隧道Ⅰ线开通),2013年上半年高黎贡山隧道Ⅱ线通车。
  大瑞铁路建成后,将开辟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陆路通道,搭建起第三座欧亚非大陆桥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国家将启动中印铁路建设(接大瑞铁路经保山市腾冲县、缅甸密支那到印度的雷多)。两条铁路建成连轨后,保山将成为滇西重要的物流中心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,这对加快保山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,开创保山各项事业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